請輸入產品關鍵字:
暫無信息 |
大蒜*的背后
點擊次數:443 發(fā)布時間:2010-5-12
大蒜*的背后
一個大蒜一元多,超市標價賣到19元/千克,你敢相信這是大蒜嗎?比肉貴、比雞蛋貴、比白菜更貴,可惜就是沒有綠豆貴。不過,兩年前,一袋40斤的大蒜才兩三元錢,今年這袋大蒜要價200元。河南大蒜身價短時間內暴漲100倍。(5月9日《北京晨報》)
大蒜*了,不但是漲了,還漲的很高很離譜。一個大蒜一元多,似乎在挑戰(zhàn)著人們的承受能力和認識極限。一個大蒜究竟能價值幾何?莫非它鍍了金,或者它用的不是一般的肥料,吃起來比一般大蒜營養(yǎng)豐富?但大蒜還是那個大蒜,只是大蒜的價格卻不是原來的那個價格。
在近期農產品價格一路看漲的情況下,大蒜緊隨綠豆之后步入“瘋癲”狀態(tài)。以至于讓人看不透,也讓許多市民吃不消。按理說,大蒜*是一件好事,它惠及的應該是廣大蒜農。而在大蒜瘋漲的背后,我們根本就沒有聽到蒜農們的歡呼聲。似乎大蒜*,與蒜農無關。與此同時,我們聽到的倒是廣大市民的抱怨聲。
正如人們所言,如果大蒜*惠及的是廣大蒜農,我們毫無怨言。畢竟,蒜農們辛苦忙碌的給我們提供食物,我們即便是“反哺”也理所應當。但問題是大蒜*并沒有惠及蒜農,哪怕是那些菜販也惠及不了。這就不由讓人有些百思不得其解,大蒜*究竟是何原因,它又惠及了誰呢?
誠然,農產品*有著各種外在因素。如不可避免的天災導致農產品減產,所謂“物以稀為貴”,了自然其價格就被抬高。另外還有諸如物價普遍上漲種植成本提高,造成了農產品也不得不價格有所上漲等等??墒牵魏萎a品的*都有個“度”。它不應是毫無理性和限制的胡亂*,也不應遠遠超出產品本身所蘊藏的價值,更不應嚴重脫離當前市場的消費需求和人們的消費水平。如果過度超出,則是“人禍”所致而絕不是天災減產之故。
事實上,大蒜瘋漲的主要原因還是人為炒作。根據專業(yè)人士分析,只需一座倉庫、一些現(xiàn)金和幾輛卡車,一些炒作者就會在倉庫里盡可能多地囤積大蒜,然后哄抬價格。人為的哄抬價格,受惠的也就是那些炒作者,而不可能是廣大蒜農。他們從蒜農手中收購大蒜,其價格并沒有因市場上大蒜瘋漲而瘋漲。道理很簡單,因為這種炒作是短期行為。蒜農們手中的大蒜,該賣出的早在去年就已經賣出,而新鮮的大蒜還在地里生長。等到蒜農們種植的新鮮大蒜開始上市時,大蒜的價格也已斗轉星移不是如今的價格,又會步入持續(xù)下跌之中了。
正如一些經銷商所言,在這輪大蒜*潮中,受益的并不是蒜農,大蒜價格上漲真正的受益者是中間商、批發(fā)商和有自己生產基地的大企業(yè)。由此可見,大蒜瘋漲和蒜農無關,和蒜農的利益也無關。而蒜農們一旦盲目跟進和大批種植,恐怕反要深受其累,成了他人炒作的“炮灰”。因此,大蒜*的背后,歡呼的唯有那些炒作者,卻不是廣大的蒜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