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塑料機械網(wǎng) 熱點關注】7月,“垃圾分類”的熱度持續(xù)不減,各大媒體平臺與頭條幾乎都充斥著快要崩潰的上海居民。據(jù)了解,垃圾分類從7月份開始先在上海實施,然后在廈門、杭州、北京等46個重點城市都會陸續(xù)開始實施。這就意味著即將開啟'全民崩潰"模式。
我們先來見識一下垃圾分類的復雜程序:
生活垃圾一般可分為四大類:可回收垃圾、廚余垃圾、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。
可回收垃圾:有廢紙、塑料、玻璃、金屬和布料五大類。
廚余垃圾:剩菜剩飯、骨頭、菜根菜葉、果皮等食品類廢物,
有害垃圾:包含電池、熒光燈管、燈泡、水銀溫度計、油漆桶、部分家電、過期藥品、過期化妝品等。含有對人體健康有害的重金屬、有毒的物質或對環(huán)境造成現(xiàn)實危害或者潛在危害的廢棄物。
其他垃圾: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垃圾。
顯然,強制垃圾分類的益處多多,如:培養(yǎng)綠色健康的生活習慣、改善生活環(huán)境等。但是在生活節(jié)奏如此快的時代,扔垃圾都得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,可能因此而耽誤工作和生活,時間成本確實有點大。
試想,人工分類垃圾花費的時間成本大,是否可以運用智能化設備來處理垃圾?其實,這在國外已經(jīng)不是設想,垃圾智能處理設備已被廣泛應用。
廚房垃圾處理器:實現(xiàn)廚余垃圾的資源化應用
據(jù)了解,如今的美國家庭很少把廚余垃圾扔到外面,而是直接倒入下水道,垃圾處理器幾乎深入到家家戶戶當中。
值得稱贊的是,這種垃圾處理器能夠做到從源頭杜絕廚余垃圾的產(chǎn)量。它是把廚余垃圾研磨,處理成液體(70%是水,與人類排泄物接近),然后再通過下水道進入城市污水處理系統(tǒng)得到處理,還可以加工成肥料在循環(huán)使用,實現(xiàn)對垃圾處理的簡便化和資源化。
即使這種廚余垃圾處理器有如此多的優(yōu)點,但在中國卻沒有獲得大范圍普及使用。主要出于諸多顧慮,如:這種設備是否能夠處理所有的廚房垃圾?是否每家每戶都能安裝合適的處理器?下水管道能否承受這些打碎后的廚房垃圾?......
的確,目前這種設備在使用過程中還存在一些缺陷,如:雖然硬質的骨頭、果殼魚骨、軟質的果皮、菜葉、剩飯都可以進行處理,“但是像魚鱗就不能處理,因為魚鱗本身太輕,容易黏在下水管道上,此外,口徑過大的骨頭以及一些長的纖維類,類似芒果核,毛豆絲等也不可以處理,因為毛豆絲會纏繞住機器不便處理。
此外,在雨污混接嚴重地區(qū)和合流制地區(qū),廚余垃圾粉碎后進入排水管道是否會增加管網(wǎng)中污染物囤積量,終導致排河污染物量的增加,加劇受納河道水質惡化也有待進一步研究。
智能垃圾分類系統(tǒng):垃圾分類新時尚
日前,一種自帶稱重系統(tǒng)并能進行大數(shù)據(jù)分析的“智能垃圾分類系統(tǒng)”亮相黃浦區(qū)外灘街道的保安坊。這種智能垃圾箱分為“濕垃圾”、“有害垃圾”、“可回收物”三類箱體。居民通過刷卡、按鈕、自動開箱、投放,將不同的垃圾投放至不同的箱體內(nèi)。垃圾箱則根據(jù)居民投放的垃圾,自動進行稱重,然后換算出積分反饋到智能垃圾分類居民卡上。
近日,哈爾濱市平房區(qū)興建街道也投入了哈爾濱市垃圾分類試點,正式安裝了垃圾分類智能系統(tǒng)。只需在系統(tǒng)上輸入手機號,根據(jù)發(fā)送的驗證碼注冊登錄后,選擇垃圾類別,相應的箱門就會自動打開,投放后垃圾箱自動稱重,并將所獲積分累積到該居民名下,該系統(tǒng)目前設置了紙張、塑料、金屬、玻璃等4種智能可回收垃圾,居民可以根據(jù)不同的積分前往兌換處兌換相應的生活用品。
“智能化垃圾分類系統(tǒng)”有助于改變居民的垃圾投放習慣,逐漸養(yǎng)成自覺進行垃圾分類的新時尚。相信不久后這種“智能化垃圾分類系統(tǒng)”將被普及投入運用,解救被”垃圾分類“逼到快要”崩潰“的市民。
部分資料參考:周到上海、新浪科技、新民晚報、中新社
所有評論僅代表網(wǎng)友意見,與本站立場無關。